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NEWS CENTER
第八届鲁奖参评作品 | 《社区现场》:聚焦社区百态,人间烟火万象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6月1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对申报参评作品进行了初步审核,参评作品目录已在《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公示。据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各奖项参评作品共分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八个类别。重庆出版社多部作品进入了参评作品公示中!
今天,将为大家介绍《社区现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作品所有章节虽各自独立但有明线暗线相连。本书的写作对象为城市社区,作者集中采访了重庆相关社区的情况。作品从最小的单位“社区”入手,叙写重庆直辖、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城市发展深度故事,讲述社区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力争“一叶知秋”。全书由近30名不同类型社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热心公共事务的群众,讲述自己亲历的社区故事,采取“以人带事”的手法,以10余个城市社区为“观察样本”,全面展示城市社区“基层党建”“惠民政策引导”“抗击疫情”“困难群众救助”“群众调解”“农转非”“退役军人融入社会”“公租房新事”等鲜为人知的故事,着重讲述丰富多彩又饱含正能量的社区百姓一线故事,揭示了城市社区的多重面向。
精彩试读
晏妮的调解故事
行走在杨公桥老街旧巷里的晏妮看上去慈眉善目,嘴角总是挂着一丝笑。在社区里,如果说人们遇着事需要开口请人帮忙,那晏妮可能是他们首先想到的可以呼唤的大姐。
48 岁的晏妮有些微微发福,她额前留着一溜齐刘海,头发梳到脑后,若是大清早就开忙,头发就直接扎成马尾,简洁明快;若早上还有些空闲时间,就可以细细盘个发髻,看上去更精致。每个社区工作者都有自己的长项,有的精于上下协调,为社区拿到更多资源;有的善于搞合作,来自周边企业、商场、银行的特惠活动让居民们觉得很安逸;有的会写材料做宣传,笔下生花,社区故事随便在网上一搜,就是一大箩筐;还有的年轻人前几年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专门坐在办公室里替居民解开心结……但总归一点,在社区这样与居民天天打交道的地方,调解工作是最基本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有各种悲欢离合,离不开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晏妮的长处也是做“居民调解”,凭着多年的实绩,如今也算得上渝碚路街道乃至沙坪坝区的一块实实在在的“牌子”。
说实话,我最早听见晏妮和“牌子”这个词联系到一起,心里还是有几分怀疑,直到我见到她,与她交谈,见识了一些我以前未曾见识的事物。
从 2005 年到社区工作以来,晏妮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刚开始总是先入为主地代入个人好恶,这样一来,好多“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都摆不平。时间一长,晏妮开始让自己站在公允的立场,无论是谁,先让他把话说完,然后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再循着是非、公道、人情来讨论应该怎么办。是的,是非、公道、人情,这是基本秩序。但这里又有一个例外,遇到家庭内部矛盾的时候,人情必须放在第一位,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渐渐地,晏妮形成了“倾听、共情、聚焦、共识、言和”这样的“十字调解法”。
“别看都是鸡毛蒜皮的事情,牵扯的东西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由这些鸡毛蒜皮组成的。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经是什么?扯开来,里头好多都是情非得已。”这是晏妮的理解。所以,做好居民调解工作就不能怕麻烦。是呀,怕麻烦就不要做人;做人呢,就不能怕麻烦。你不怕麻烦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样子,居民能够看得到,你也才能真正收获他们的信任。
鄢婆婆 80 多岁了,这些年,这位孤独老人一直处在社区的精心照料下。对这位老人来说,晏妮是亲人更是知心人。晏妮是在 2010 年关注到鄢婆婆的。这个温和柔软的 70 多岁老人,按说,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旧宿舍条件很差,厕所狭小 , 管道漏水,电线也时常短路,居民们都盼着搬到一个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所以,说起拆迁,大家动得很快,唯独这个鄢婆婆成了例外。惊讶之余,晏妮设法打听到这位退休的灯泡厂职工背后的故事——这位婆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长期在精神病院治疗,二女儿身心状况很不好又住在别处,儿子又多年失去联系,现在,老人家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外孙住在一起,婆孙俩靠着一点微薄的养老金度日。
“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婆婆很不幸,仿佛世上不好的事情都堆积到了她身上。”晏妮说。
之后恰逢年关,鄢婆婆属于社保局要慰问的困难居民,晏妮便自告奋勇提着两袋米和两桶油送到她家,想着正好去探访这位“钉子户”的实际生活状况。
拆迁前期工作临近结束,晏妮便很少往灯泡厂旧宿舍走动了。一路所见,都是泥土、沙尘、破砖、烂瓦。唯一稀罕的是,在鄢婆婆住的那栋旧楼下居然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菜市场,卖菜、杀鸡、宰鱼的都有,按说这里并不属于人流密集的地方。紧挨着旧楼外墙的,居然是一个杀鸡鸭、烫猪蹄的肉摊,散发着恶臭的热气直通通地抵达楼上洞开的窗户——是的,这栋楼的窗户都向着这个“菜市场”,每个屋子都只有一扇窗户,对其中的住户来说,一直关窗也不现实;再说,凭一个老年人,也驱散不了这个自发聚集的市场。所以,对这股恶臭,只能忍。晏妮没有给我讲她第一次看见此情此景的感受,但我从她的神情和带着几分愤懑的语气中,完全能够感知。
老人接到晏妮亲手送来的一堆东西,很是感激。一边连声谢谢提着重物爬了几层楼还在气喘的社区工作者,一边在屋里四处翻找,最后找出一瓶矿泉水硬塞给晏妮。一个很客气的老婆婆,这是晏妮近距离接触鄢婆婆留下的现场印象。因为楼下环境不好,怕婆婆下楼有闪失,后面晏妮又接连上门给老人家送了几次生活用品。在越来越多的交往中,鄢婆婆对晏妮有了一个认识:这女娃儿是好人,渐渐地,老人家愿意跟晏妮说点真话了。
“妹儿,给你说句心里话,我不是不想搬走,是没有这个能力安新家呀!”鄢婆婆反复跟晏妮这样讲,可又没说出什么实质内容。晏妮想要往下问,婆婆又怎么都不肯再说下去。
又过了一段日子,鄢婆婆总是在晚上9点过快10点的时候给晏妮打电话,每次晏妮接起来,鄢婆婆总是语焉不详地说几句就匆匆挂断。越是这样,晏妮越是疑惑和担心:毕竟老人不会无缘无故深夜打电话过来,鄢婆婆的外孙在大学城打工,老人一个人独居。您身体不舒服吗?您需要帮忙吗?您遇到什么事了吗?晏妮委婉地探问,鄢婆婆却一一否认。一连好几天,都是这样。
“我再也坐不住了,有一天晚上,我决定主动上门去找她谈谈。”因为儿子还小,家里没有其他大人,晏妮就带着儿子一起过去。
鄢婆婆告诉晏妮,自己身体一直不好,加上如今周围环境 很差,感觉自己就快要死了。但是,那些该感谢的人她都记得。就在上午,她从附近超市买了三口“一般的锅”,准备分送给关照过她的几个热心邻居。她没钱买好锅,只能仅此表达心意。说罢,老人又颤巍巍地把手伸进内衣,从自己缝的内衣口袋里吃力地掏出 400 元钱,再拉起晏妮的手,硬要把这些钱塞给她。
“那是社保局发给困难群众的 400 元补贴,对婆婆来说, 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可她硬要拿给我,说是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饭也吃不好,给这几百块钱,是让我添置一口高压锅,煮饭快。”
晏妮没有接鄢婆婆的钱,却认真地听了老人家的讲述。那一晚,老人流着眼泪,对晏妮掏了心窝子。讲了自己因为遭遇,讲了自己大半生的凄苦无依,最后,讲到自己最大的心愿——哪怕是死,也想住进新房子。鄢婆婆有她的苦衷和艰难。原来, 婆婆的大女儿一家之前拆迁,婆婆已经耗尽了所有积蓄。现在,婆婆面对自己旧房的拆迁,进退两难,毕竟她的岁数越来越大,而且她没有钱装修。了解了鄢婆婆的心事,晏妮立时下了决心,她郑重地告诉鄢婆婆:“我一定想方设法替您老人家完成心愿。”
晏妮至今还记得,那晚她离开之后,已经走了老远,婆婆还站在那栋旧楼的楼脚一直目送着,甚至动都没有动一下。凭想象,她也能想象出,婆婆因为历经苦难而干涸的双眼,因为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许诺,而重新燃起希望的泪光。
......
(节选自《社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