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本书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开始讲述欧洲装饰艺术的演变史。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并广泛推广,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人类文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火车、电话、电梯、电和煤气的应用等科学技术被发明出来,这些新技术又促进了近代城市风貌的产生与发展,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城市街景,还是家具风格,或者绘画装饰,都与之前的古典时代有了明显的区别。
全书共十章,将装饰艺术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书中共有600多张彩色插图,图文并茂,如纪录片一样向读者展示了18、19世纪的城市装饰艺术,是一本有关欧洲近代装饰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式普及书籍。
精彩试读
近代的创造者
与 19 世纪的人们相遇
我花在参观工匠作坊和文献室阅读的时间教会了我两点。
首先,人类创造的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历史。无数随意摆放在我们身边的物品,并不是原本就有的,它们产生于历史上的某个瞬间,又会在另一个时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煤气灯就是如此。对于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人来说,煤气灯是理所当然的生活必需品,他们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出煤气灯的圆玻璃管和控制亮度的调节阀。年幼的孩子也能画出餐桌上方悬挂着的煤气灯,然后自豪地拿给妈妈看。但是现在呢?想要看煤气灯,我们要么得去看再现那个时代风物的电影,要么就要去博物馆。
如果让现在的孩子们画煤气灯,他们肯定是画不出来的。煤气灯已成为了通过学习才能了解的文物。就像煤气灯的诞生和消亡一样,甚至是地铁站台上破旧的椅子也有自己的一生。
与大多数诞生神话一样,这些物品的诞生也有许多复杂的原因。火车站的铁椅子出现之前,先要有火车站;想要有火车站,当然要先有火车。但是想要有火车,又要先有什么呢?最初的火车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机器,只由轮子与蒸汽机相连而成。被叫作“火车”的这个大铁块之所以能够出现,并且载人载物运行在各地,它的原因很复杂,相关的资料可以塞满整个图书馆。从经济、社会、政治等不同的层面,都有着不同的解释。火车出现的原因如此复杂,而它从诞生到现在,更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生活中那些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小物品是如何诞生的?又为什么是如此诞生的呢?这些小问题都能给我以慰藉。原来,那些我学过的知识和感兴趣的东西,并不只属于沉寂的往昔,对鲜活的当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研究18世纪的生活的时候,找到了它与当下的联系,这让我无比振奋。在我不断找寻这种联系的时候,又遇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时代——那就是19世纪。
17和18世纪距我们更加遥远,那个时代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像百宝箱里的珠宝一样古老且神秘,而19世纪则像一家旧衣店,只要我们仔细寻找,就会发现其中有无限可能。19世纪不仅有让我们感叹“和今天没什么区别”的现代化场景,也有让我们觉得也才两百年怎么就这么大区别的陌生物品。
研究19世纪,最有趣的就是探寻隐藏于其中的现代社会的影子。19世纪是一个怀抱着“当下”的时代,火车、电话、电梯、电力、煤气……大多数我们眼中的所谓现代文明都诞生于19世纪。
19世纪不仅出现了电炉、缝纫机、路灯、打字机之类的东西。在圣诞节买礼物、照顾家庭的慈祥母亲、准时赶火车,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现在所谓的习俗,都出现在 19 世纪。
在研究19世纪时候,我看上去用了像是没什么头绪的方法,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方法太随心所欲了,而这正是我在工匠作坊和文献室中学到的第二点——只通过语言或者文字,我们从历史中是学不到什么的。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时巴黎塞纳河两岸挤满的形形色色的人。抓着妈妈裙子哭的孩子,平生第一次来巴黎看博览会的普罗旺斯农民,急于推销先进大炮的酷彩公司员工,全都挤在会场里。我们可以看到巴黎人手持阿歇特出版公司出版的博览会宣传册散步,还有年轻人去工业馆看新出的汽车。塞纳河大桥上,我们能看到人们在“自动人行道”上排队进出会场,定期绕行会场的电车上座无虚席。这些人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本书重点在于描绘19世纪人们眼中的19世纪。19世纪既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当下”,也是现代都市的起步阶段。那时,现代都市刚刚诞生,逛百货公司、在家具店买家具这种事也刚刚出现。
这本书介绍了19世纪一些特定方面的内容,例如城市、火车、家具、餐馆、世界博览会等。如果读者读过这一章之后觉得“这方面很有趣,我要深入研究一下”,那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就达成了。
(节选自《装饰品中的文化史:近代的发明》序言,有删减。)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