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NEWS CENTER
专家点评 | 对话“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麻柳溪边芭茅花》
“十五岁的少年米铁桥在郑州火车站已经滞留三天三夜了。排队、排队、排队。白天排队,夜晚接着排队。除了排队,还是排队。”这是由张国龙著,重庆出版社出版,“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麻柳溪边芭茅花》的开篇。寥寥数字让读者卷入到少年米铁桥焦灼的心态漩涡。这本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聚焦留守儿童问题,以悲悯的笔触直面留守儿童困境。为了深入探讨小说深刻的主题,西南大学师生就此展开了对话。
在岁月中坚守与救赎
研究生何林芮:改革开放裹挟着农村汇入浩浩汤汤的时代潮流中。本应是农村中坚力量的青壮年却像候鸟般盘旋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得不将老人和孩子滞留在农村。“少壮打工去,剩下童与孤”,在《麻柳溪边芭茅花》里寻找失落亲情无果的少年米铁桥、坚韧早熟担起家里重任的少女米李花、被迫辍学学习理发手艺的陈和平……请问您如何看待作者对这些乡村群像的描写?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这部描写20世纪90年代的儿童小说,作品里的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作品却呈现出强烈的距离感。这是被长久生活在都市中的我们所忽略的城乡差距。贫困艰难的生存空间,驱使着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以铁桥为中心的几个孩子,在谋生途中走上了几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所谋求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存。俄罗斯文学界有个著名的典故:托尔斯泰和青年作家高尔基会面时,在听完高尔基讲述了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苦难和流浪的经历后,这位善良的人道主义者热泪盈眶地说道:“孩子,在拥有这些经历之后,你完全有理由成为一个坏人,而您却成了一个作家!”在苦难的命运面前,高尔基选择了顽强面对,抵抗现实,最终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作品虽着力于描写贫瘠乡土上的苦难,但多处细节仍讴歌少年们的朝气与力量,书写着他们脚下生风、红光满面,与阴鸷命运的顽强抗争。少年们在曲折的成长中,对苦难生活认识得更为深刻,他们在命运的波澜中更加独立,用坚韧在困难中浇灌出娇艳的生命之花。
希冀飘荡在麻柳溪边
研究生何林芮:作者对留守少年儿童生存面貌的叙述,是对叶圣陶所开创的中国儿童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一脉相承,更是对当下青春生命的回应和关切。他将目光投向少儿文学中的薄弱地带,拓宽了少年成长小说的青春书写空间。少年们的生活并非“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简单面貌,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要经历成长的蜕变,有时甚至要被迫遭遇成人世界的难题。如何看待《麻柳溪边芭茅花》中对于留守少年生命与风貌的书写?
博士生导师董小玉:留守儿童题材的小说隶属于经典成长小说,儿童们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受挫”的特殊成长仪式,来验证他们是否拥有迈向成人世界的资质。《麻柳溪边芭茅花》中的米铁桥在种种磨难过程中强大自己的内心,磨炼自己的品格,跌跌撞撞却又无比坚毅地走向成人的世界。铁桥父母为还债外出打工,杳无音信,米家兄妹与重伤卧床的爷爷相依为命。铁桥在村小学当代课教师的同时还在自学,还要一边种地,勉力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家。妹妹十分懂事,照顾爷爷,努力读书,却被无奈的现实绊住了继续求学的步伐。我们一层层剥开坚韧的外壳之后,才能发现铁桥少年的精神内核:质朴与纯真,孤独与顽强,脆弱与柔软,犹疑与自省,迷茫与反抗。虽然未知的生活还有诸多挑战和苦难,但铁桥、李花兄妹以及堂姐桐花、小伙伴蒲福林、康正康等人犹如麻柳溪边的芭茅花艰难而又倔强地兀自生长。芭茅草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盛开的芭茅花像毛笔对着天空挥毫泼墨,自由书写。少年们不管顺境逆境依然勇敢生长,像芭茅花一样在生命的天空尽情飞舞,袅袅飘荡在麻柳溪边。
“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虽都为留守儿童,却各有不同,作者从未仅仅停留在对于米家兄妹艰难的留守生活的展现上,他们在独特成长环境中表现出了丰富的心灵图景,或浅或深、半明半暗,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反复思考,但相同的是,在如此艰难生活境遇下,更多像米家兄妹一般的留守儿童正如藤蔓一般不屈不挠地向着太阳延伸。